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这样的美好“智慧校园"已不再遥不可及。随着宁波智慧教育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在校园中得到深化应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宁波学子享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便捷。
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
宁波是较早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城市,2009年就提出以校园数字化为主渠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思路,并创全国先河,率先制定数字化校园建设标准,从硬件设施、软件开发、资源建设、师资配备、应用开展等五大方面和45个指标制定建设数字化校园标准。到2015年,宁波市圆满完成四批次的数字化校园创建评估工作,评出675所学校为数字化校园,在全大市学校中数字化校园比例超过90%。
“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也是智慧教育建设的前沿阵地。为加快构建智慧教育技术环境,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教育建设,2016年,我市启动“智慧校园"评选工作,出台《宁波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评估标准》,制定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同时邀请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组织专家,从完善的机制保障、融合的基础环境、广泛的数字资源、卓越的信息能力、优质的社会服务、创新的应用水平等方面对申报学校进行走访、审核和综合评议。今年3月上旬,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宁波在总结以往经验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宁波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评估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原标准相比,新标准更注重对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对教育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常态化应用,如要求学校制定智慧校园建设的三年发展规划,加强智慧教育建设的常态化、持续化,稳步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求定期邀请智慧教育培训讲师团或其他专家到校开展智慧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专题培训,持续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要求创建学校能利用移动终端开展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要求创建学校能开放优质资源,能利用“甬上云淘"开设店铺,并向社会开放优质教育资源等。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
据悉,经过2年的建设和评估,我市已评出两批共73所“智慧校园"。“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跨越,就是要实现从'重硬件'向'重应用'转变,从关注'物的建设'向关注'人的感受'转变。"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应用管理科科长吕斌表示,“我们希望以'智慧校园'的建设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发挥先进信息技术在学校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成为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行政管理以及后勤安保服务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课堂更高效,管理更精准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农夫山泉为什么有点甜?"“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在江北洪塘中心小学的一节“翻转课"上,孩子们兴致盎然,讨论热烈,提出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但又贴近生活的问题。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由教师创建学习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再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洪塘中心小学的科学组教师团队充分运用宁波智慧教育学习平台,大胆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法,通过网上翻转学习和多次现场磨课,成功执教一节《水》。
课前,科学组的老师借助宁波市智慧教育学习平台,通过“教学助手"这一应用录制了三年级第四单元第1课《水》的微课视频,提前发送给每个孩子,孩子们前一天晚上在家观看学习,初步对水的特征、用途、存在形式等有一定了解。微课视频不仅方便学生对难理解的知识重复观看,还可以暂停做笔记,更可以永久保存作为将来复习使用。与此同时,经过学校科学组反复讨论、修改,为孩子量身打造了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智慧教育学习平台的“家校帮"软件回收反馈,整理分类,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提出的疑难问题确定第二天学习讨论的重心。
课堂上,孩子们非常活跃,时而举手抢答问题,时而反串“小老师"解答问题……孩子们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展开一场热烈的大讨论。孩子们在课堂上你问我答,畅所欲言,思维的火花在这里不断碰撞产生,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教师担当的是引导者、组织者、聆听者的角色,孩子们的逻辑思维由此得到发展。
“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我们学校的一次大胆尝试,事实证明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洪塘中心小学信息中心主任吴科斌表示,因为“在观看微视频以后,学生上课是有准备的,会带着问题走进教室,求知欲大大增强,也能积极回答问题,相互合作帮助,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江北洪塘中心小学翻转课堂上教师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
对于老师们而言,信息技术带来的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高效,还带来了教学管理上的便捷。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在推进的“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就已经让学校走上了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化管理道路,让教师对学生开展个性化的管理与学习指导为学生实现全面、个性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校园大数据分析系统"是宁波智慧教育的试点项目,依托教育大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的关键技术,为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学生学习管理、德育成长等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系统能够采集课程实施、实践教学、德育行为、就业质量、社会服务、学业成绩等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学校概况、学生学习、德育、职业倾向能力、社交行为、考勤、消费、身体健康等进行分析,形成每个学生独有的“数字画像"。学生的“数字画像"包含“学习、德育、心理、考勤、消费、社交"6个维度,以蛛网图的形式直观展示,上方还有学生电子照片,以及学生专业类别、专业、所在班级、班级排名、社团活跃度等数据。系统还设置了查询框,教师可以按不同条件查阅学生信息,并一目了然获取学生综合发展指标。不仅如此,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教师和管理人员还能收到系统自动推送的心理、学分、德育等预警信息,以便更早、更全方位地了解学生信息和成长动态。
学习更有趣,校园生活更丰富
在北仑绍成小学有一间寓教于乐的智慧学习空间——创意科艺教室。教室没有黑板,由一台大屏幕触摸式液晶电视取代;课座椅围成椭圆形,课桌上放着一台台平板电脑;教室右侧的玻璃墙壁上展示着由孩子们创作的创意科艺作品;互动区摆有一台可移动的液晶电视,并装有体感摄像头,学生们可以进行体感游戏……
STEAM一词分别来自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STEAM课程"与传统课程不同,更多的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跨学科性质特别明显,强调整合的知识呈现,激发、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核心。

绍成小学将STEAM教育作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应用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载体,以此开启孩子们“全身心学习"。学校重点围绕着一间教室,一项课题,一批课程,一个教师团队,一群创意少年,一个互动平台,一本指导手册的既定目标积极开展着实践研究,在融合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设施设备于一体的学科资源教室里,多学科教师共同开发,多学科统整融合,充分满足学生探究、体验、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让学生们在开放、自由的环境里自主选择参加STEAM课程,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创新实践,尽情释放创新能力,使他们充满个性而又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师生们感受到了新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和趣味性,即使是在条件相对落后的山区、海岛等偏远地区的学校,也因地制宜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让学生有一个更智能、更多彩、更便利的学习环境。
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去年刚被评为“智慧校园",学校广泛应用宁波智慧教育平台上的“教学助手"“作业盒子"“一起作业"“向上网"等智能化软件,让孩子们爱上了学习。
“作业速算盒子"在大榭一小应用已有两年,作业盒子中题库和教材同步,方便学生们进行课堂同步练习,练习结果能以正确率、排行榜形式进行统计和显示,让教师们对学生的学习和作业情况一目了然,而自主闯关、与他人PK、错题大扫除等功能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行速算练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数学学习的兴趣。
“这样学很有趣,比听老师上课好玩。"2201班的小胡兴致勃勃地说,“我最喜欢和其他同学pk,每次赢了都很开心,觉得学数学真有意思!"
除了“作业盒子",“向上网"的语文朗读也是学校师生常用的功能,为低段语文学习打开了新的途径。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语文老师王裕芬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魅力,“学生只要打开软件进行朗读,我就能在线收听学生的朗读录音,还可以直接发表点评,与学生进行互动。有些平时上课不大敢发言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多地和我们沟通、提问。"
学校还充分开拓微信平台的功能,如利用微信小程序打卡功能督促孩子每天完成跳绳训练,利用微信朋友圈来开展班级阅读等。这些智能化方式的广泛使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也方便了老师的日常事务管理。
据了解,2018年宁波市中小学“智慧校园"评选工作已经启动,经过申报、初评、终评等环节,将于今年底择优确定2018年宁波市“智慧校园"名单。根据全市智慧教育建设推进要求,从2016年到2020年,我市将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建设的跨越,实现全市200所左右的中小学校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通过创建“智慧校园",使教育更加均衡化、教学更加个性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